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普贤十大愿-第九集

里边有提到的-生存在边缘挣扎的人。当我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想时,尤其是当我不喜欢的人给我劝告时,我就很难听的进去,不单止这样我也会很难和他相处。这有时候让我走到了边缘,也让我身边的人不开心,真想不到影响会如此大。不喜欢,讨厌让我的恶业照得无量无边,通过身口意伤害了自己和别人,就算不讲话,别人也会感受到。有时候为了达到某些目标,采用了自己的方法,也不懂对不对,但是上了佛学班知道,我们做事一定要(自利利他),使我更懂的运用我的心。有些时候,常犯的惯心恶习,真的令自己很惭愧,尤其知道明明不对的还要做。置心一处=永恒,曾经很认真的去做一件事,那时真的很法喜,但是人一定要活在当下,却不能迷恋着过去,也要记得曾经犯过的过失,还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却不能只是想着收获几时来,心一旦不在当下,不去踏实与珍惜,就可能迷失或裹足不前了,其实踏实的走每一步,我真的感受到那种法喜。菩萨海会-不一定照功德。在一起学佛的路上或在生活的路上,有时真的走到了困境,出不来,当自己认为自己是对时,由其别人又不理会你的意见。其实在办佛教活动时,每个人都有一颗菩萨心肠,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好的意见提出来,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但是有菩萨心肠的人会做错事吗?给菩萨帮的人就一定得益吗?曾经所做的东西都会有一种形态,在家或在外我都很喜欢依赖家人或朋友,我也很懒惰去想,当看见他们做得都不错,我想跟着可能就ok了。可是经过很多东西后,发觉每一样东西可能不一定就是这样,有时我看见很多人在做的不代表他不一定对,没有人做的也不一定代表他对,好的东西也要在对的时间实践出来,虽然说东西不一定是这样,但是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平衡了。好的我们要随喜赞暵,就算它是一件很平淡的事,每天在做的,我们都不要忽略它,因为我们常常看见一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以为它很理所当然的,却不知道没有一路的平淡现在的因缘可能就不同了。一样东西的重要性,是要看我们真的有在乎过他吗,其实一样东西的存在就证明了他对我们很重要,因为很多的因缘才能促成一样东西的产生,一样东西的消失不是他不重要,只是我们忽略了。人犯错了,没有把它记在心里或重视它,常常再重犯。比如人所照成的天灾人祸,一天比一天严重。我想应该是这些而已,哈哈写完了,其实有些只是以前的我,看第十集lo

第九集心得报告(思云)

因为看不见因果,我们都会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常常都会觉得说,占别人便宜总好过自己吃亏;小小样的东西,多拿一点应该没什么关系;对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和别人计较老半天,尤其是那些在生活边缘挣扎的人,更会为了生活而计较。而害怕吃亏的人,也一样跟那些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计较。结果双方都在互相计较。孰不知“计较”其实就是在造业、在增加我们的烦恼。这都是因为我们看不清因果,不了解因果业力的作用。

虽然为了生活而计较也是一种用心,但是这用心却是在“计较”,造业,我们的惯性使我们不断地造业。要停止造业,我们要多施舍,不去和别人计较太多。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施舍,别人也不需去用心来和我们计较。避免计较,我们可以不用知道做什么事会有什么好处,但是我们必须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学习置心一处,专心一处,把心用在对的地方,不做他想。

所谓的“菩萨海会”,也不只是有我们脑海中那些会发光、离地三尺、好心肠的“菩萨”聚集。就像我们一样,一个道场里,里面会有好,会有不好的。道场本来就有很多是非,在是非当中,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对的,会计较。因为我们都被自己过去到现在的意识形态限制住了,只有自己是最好的、对的。面对这些是非时,我们要学习圆融道,在不同的意识形态里找到平衡,学会去欣赏及赞叹他人。

对于佛、菩萨、大德或种种善的事物的赞叹很容易,因为那些都是伟大的,公认好的,每个人都赞叹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又非如此,我们遇到的不是佛菩萨,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若我们看重生命,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原本的性德,我们会从一切平淡中看出伟大,心生欢喜,随喜赞叹。

随喜赞叹是让我们避免再造业。要随喜赞叹,我们只看正面的,不去讲负面的。赞叹不只是随口说说,而是要真心赞叹。真正的赞叹,是要实践出来的。比如我们听了很好的佛法,听了就要做,如说而行。又或者我们赞叹身边人的善行,我们也可以学习去做。一切赞叹通过身语意来实践。懂得恭敬尊重一切,就是在肯定生命。因为一切都是生命的性德,都是如来。会肯定生命,就会用心。当我们用心的时候,就会想要用好的来对待一切,这也是一种称赞如来的实践。

*******************************************

这一集让我反省了自己在看待道场上的是是非非时的心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从前我只会讨厌这些是是非非,没想过要做什么,想到的也只是他们如何的不好。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所以个人有个人的意见,各自有各自的坚持。在诸多意识形态中,要如何找到平衡点才是实际的。多看别人的优点,不去放大缺点来看,这是我需要再去学习的地方。只看别人的优点,去赞叹,去实践,其实也是让自己能学习更多好的事物。相反地,如果我只一昧的放大缺点来看,不但什么也学不到,还浪费了生命,增加了自己的业。


觉云 合十

2009年12月27日星期日

第9集之心得

称赞如来是大功德。要真心去赞叹,而且要在平淡之中去发现别人值得赞叹的地方来看见生命的本质,真心赞叹也不是很随便和很表面的称赞。
要修这一愿也不是很简单,我因为自己太多太多的执着分别阻碍了我去赞叹别人的机会。总是很执着地去分别“对”和“错”,“应该”“不应该”,然后就产生很多的“喜欢”“不喜欢”。无形中制造了千千万万的烦恼。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性。
所以,我决定要守住当下,置心一处,不去计较那么多东西,用太多大脑去把东西分成那么细也只不过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去批判一切。那并不是真理,真正应该做到的是用一颗清净的心去面对所遇到的一切事物。要时时检讨自己是否在用心造业,还是善用其心。
从现在开始就要摒弃坏习性,让自己的心净。

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

普贤十愿-第八集

看了第八集后,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都不是很清楚一样东西,就开始在修了;因为别人都说好啊~
又提醒了自己要精进,不要乱修;很多时候,当自己做错事或发生状况时,都会一直为自己找借口找解释,为的是要别人谅解自己,原谅自己。可是却没发现到当自己开始解释时却是在浪费对方浪费自己的时间,不停的在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找理由。这样的自己就是没有活在当下,和别人起争执时就是自己的业障显现了,要记得不用解释,去“做--拜忏”就是了!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很不踏实,因为一直都在“拖”,一个很不好的习性,拖的时候又会给自己很多的理由去拖,这一次我懂了,当我又在拖时又再给自己理由时,我要拜忏,不想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因为当下就是永恒,永恒就是瞬间,我记住了。
烦恼都是自找的,因为自己多修了一个宗--八卦宗,所以烦恼心很容易就起了。别人的一句“你知道吗”自己的好奇心就会冒然而生了却没发现其实在同时烦恼心也跟着生起来了。所以为了不让自己起烦恼,也不要让他人起烦恼,我们就要杜绝烦恼的根源。

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第八集(思云)

回想第七集,师父说知道不算,做到才算。我们常常用大脑搞懂就算了。就拿自己来说,很直接简单的例子,想当初看过第七集后,都懂了,要行动,不要多做解释。可是到后来时间久了,又忘记了。行动力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该做的功课都没做。

我们都一直活在过去的记忆里,结果想法都是硬邦邦,很古板,不会变通,也不会改变。每当业障显现时,不去忏悔反而在争论、解释,而解释的都是过去的事了,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我们却还在过去的记忆里打转,造更多的业,不好好活在当下解决问题、拜忏。

师父说我们修行,理、事要圆融。修行,要先认识佛法,然后才去做。不是认识了就好了;也不是傻傻无知地做。“理”方面要犹如“好同事”,认识佛法,知道该怎么做;“事”方面要我们真正去做,从中历事练心。做到哪里改到哪里,在做的时候,发现哪里该改的,就要马上改。不然就会又活在过去的枷锁里,一直往后活。

做到哪里改到哪里,就是活在当下。真正活在当下的人,是很踏实,一步一步,一直迈向未知的。常常在幻想着未来的人并不迈向未知,因为他/她根本没把当下做好,是在发白日梦。而一直在解释,活在过去记忆的人,更不是迈向未知,反而会一直投胎到过去,活在过去。

若我们活在当下,做到哪里改到哪里,当业象现前时我们不会再去多做解释。因为我们明白那是我们的业,再去解释就是造更多的业。相反地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去修更多的福报,拜忏是修福报的其中一种方法,好好地思己过,誓不再犯。而拜忏时也不要去计较那么多,要明白,这我们是要消业障,修福报,多拜也是在为自己添福报。

除了一方面要修福报,我们也要停止造新的业。要停止造新的业,首先要学会拒绝烦恼,因为烦恼一来,我们就会去想很多,打乱修行的心,做些不该做的事。我们心中升起的种种烦恼是可以断的。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让我们接触烦恼的就是我们的六根。所以要学会拒绝烦恼,就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去八卦,踏实地做好自己。

这一集提醒了我要一直“闻、思、修”。除了常常亲近善士,听闻佛法,还要一直忆念、思维佛法,更重要的是要行动,真正去做到。修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该改进的地方,就要更加用功精进,学习佛法,思维,行动,改变。如此修学,如此循环。


觉云 合十

2009年12月20日星期日

普贤十大愿王-第8集心得

要行礼敬诸佛的愿心必须清净,心要清净自己就不能接受烦恼。所以,我决定要净化我的心,不要让自己继续掉入烦恼的深渊,在修行的过程更不要用太多的发脑模式去决定那一切。还有,要学佛首先要认识佛法,不认识佛法而去修就是乱修,也得不到成果。我还有许多不明白之处,所以必须继续去明白它。然后,还有说回拜忏的作用。应该时时保持正念,就算多拜也不可以计较,因为那是自己的福报,自己要做出的忏悔。要让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就应该在生活中发现自己造下的业,用行动去做出忏悔,去改过。此外,也了解到自己对未来做出太多想象是虚幻的,应该用正念填满每一刻。所以每当自己发现到活在虚幻中是就应该警惕自己要活在当下。

有了一颗清净的心去礼敬诸佛,不只是十方的佛还有一切的众生,保持正念对一切都会恭恭敬敬的。

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

普贤十大愿(第8-10集)心得

第十集:广修供养
师父在里面告诉我们如何修这一愿。在这里,可以彻底看出佛教不是唯心论或唯物论。因为一个供养的动作也是有物质、形式和心念。在物质那方面,我们几乎可以用任何东西来供养三宝。而供养具的素质,就看我们的能力范围。在我们能力范围里能提供最好的供养具来供养。虽然物质是重要,但是心念更是重要。据我了解的,从这些可能是琐碎事的处理,能反映出三宝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甚至也能反映出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也许我们会想佛菩萨不介意供养具是怎样。但是,重点是我们在修供养,供养三宝。好像我们很孝顺父母或送礼物给朋友时,我们自然会有一种想给他们最好的东西的那种心态。同样的,在供养时,能反映出我们对三宝的恭敬程度以及信心程度到哪里。
而且,供养是从我们选供养具时开始产生。在我们选供养具时,尤其是选水果,我们是以什么心态去选购?往往我们会为了省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只要在整个过程都用心去进行,即使遇到什么情况,整个供养就圆满了。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要供养某道场。在供养时,我们要有智慧和观察。通常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道场需要什么而去供养。但是,有时这些理所当然未必是理所当然,反而会变成别人的烦恼,会变成一种浪费。
我们往往被意识心态困住了,以为只有参与佛教活动的午斋、早斋才能供养三宝。而没有发觉到原来供养能用于时时刻刻。例如在使用任何东西时,能忆念三宝、供养三宝后才用。
师父在里面也指出我们的大头症。每次都会断章取义。在里面有提到两种。一是供养在心就好,不需那么多形式;另一个是法供养最有功德,就完全去只修法供养。
我们往往会想采用最方便的捷径来见到最好的成果。在这个过程,我们会滥用方便。例如,穷人想供养三宝,但是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去买供养具。所以,方便说,他们有心就好。但是,我们就是很喜欢比较。别人没有供养具,我们又斤斤计较为什么别人可以不用供养具来供养。
第九集
在里面,法师开示什么叫因果。据我了解的的是,我们采取某个行动或者起心动念的背景或事情。好像在里面提到的其中一个例子:讲那个拖车的人。不能说他没有用心,因为他用心想赚更多养家。但是,他只是想到赚更多,却没有看清楚他的行为背后所带来的后果。结果,被查出了,后果是什么,不知道。但是,后果一定或多或少对他不利。想赚更多可以有很多方法,如勤劳点,跑多几趟,然后工作作得专业,让顾客欢喜。
回想自己有很多时候都是看到眼前的而已,就根据自己的利益去做。或许是得到具体的利益。但是就未必是真正的利益。
常常听到很多人精打细算,很厉害省钱。其实却是一种业。好像要吃午餐时,看到有试用品,就拼命地吃;或者在饭馆吃饭,过后还要把饭馆免费供应的牙签拿很多,以为真的胜了一笔买牙签的费用,但是却不知其实是在造业。所以说,众生业无有穷尽。因为旧业不消、又增新业,满脑子都是如何利益自己。
师父说称赞那边也是有如当头棒喝下去我的头。看到佛陀、菩萨的大德行当然是要赞叹。因为他本来就值得赞叹了。但是,原来真正的功夫不止赞叹三宝,还有包括赞叹表面没有什么值得赞叹的人。这些人或许没有值得赞叹的地方,但是他们也有一些比较难发现的值得赞叹的地方。
第八集
为什么要学佛?我们一般的答案就是了生死、解脱、跳出轮回。当我们再被问下去什么是生死?为什么要解脱?轮回是什么样?我们就完全没有初步的认识了。再不然,我们会用不可思议来敷衍了事。
不可思议其实是一个很贴切的答案。原本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不能到达那种境界,所以先留着疑情。不可思议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能那么简单,什么都复杂化。学佛,只要如说而行就好了。但是,我们就总是想太多。
师父又提回拜忏。据我了解的,为什么有业相就要拜忏呢?因为当我们解释时,我们会一直往对我们有利的立场去解释,可能过程又造业了。如果对方不接受,我们又起嗔心,不服输。通常解释只会越描越黑。所以,拜忏就好了。忏悔后,就得清净。清净就会安乐;安乐就能继续生活。
在里面,师父有提到干部和义工,同事和同修。一个同修发心当干部是值得赞叹。但是如果这位同修没有具备干部的条件,那么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去做自己适合的岗位。

兴伦 合十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

普贤十愿

第八集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踏踏实实的过人生。我们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芝麻绿豆的小事上,蹉跎岁月。就应为我们的惯性反应,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就这样得溜过了。人们总是期待世间事有永恒,可是我们却不懂原来永恒就在瞬间里。我们总是不肯改变,不肯接受不同,而死死想站在原地。我们不想接受烦恼的DNA,更不想改变。人类阿真是矛盾的动物。人类都只懂得盲修瞎念,都只是黑白修,胡乱的修。空间是无限,是虚幻的,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然而人类还是常常为了它而钻牛角尖!可悲可悲!

第九集
无可否认,世间上很多人为了蝇头小利,多赚一点点,而把心用在不对的地方。我们并没有善用其心,更没有关照自己的内心,反之是不断的造业。其实我们都是没错的,都是为了多赚一点以便能养活一家,只是我们用错了方法而已。在生存世界挣扎的人都是痛苦的人生。人们不断的和别人计较,一分钱,一份情都算得清清楚楚,不增不减,结果大家都造了业!更可悲的是造了业的人类还不知所错而一错再错!!原因只有一个,我们,人类,都是凡夫啊!!人类应该善用其心,置心一处,守住当下方可解脱轮回啊

行者韵希合十

2009年9月9日星期三

第8、9集

第八集

凡夫总有好多妄想,忘了踏实地活着。所谓踏实,要一步一步做起。先从一天、几小时、才一分、念念踏实地做每一样事情,不能一步登天。当我们能做到念念踏实时,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在我们要去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先要弄清楚,这样才会融入。学佛不是不可思议的,而是要活在当下(过得充实),不要把事情复杂化,这样就能活在永恒了;不要活在虚幻(对于目标有付出行动),那样业力会很重。

爱听八卦的人,是非特别多。当别人要跟你讲是非的时候,不要听;非得听的时候才听,但听了之后,不留,不要为自己增添烦恼。我们要拒绝烦恼,不要制造烦恼。当要纠正他人的时候,要当面讲,那就不是讲是非了。

第九集

凡夫为了蝇头小利,要多赚一点养家糊口而在造业。虽然他们是很用心,但却是用错其心。凡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都是痛苦的人生,都在造业。你只要给他一点利益,他就会非常感恩。可是当我们都互相计较得时候,我们两人都在造业。

所谓的随喜赞叹就是要赞叹可以看到的生命本质。在平凡生活中,我们都要去赞叹正面,不要去看负面。真正的赞叹,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是真实践,身、体、意在进行。当我们赞叹如来的时候,也要用我们能力所能做到最好的,不要超越能力。赞叹如来是因为我们明白三宝的重要,它是生命的明灯,让生命有明确的位置。

2009年9月8日星期二

十大愿王09

为了多赚一点点的钱,而不折手段、说谎。。。
有些人,就是这样。
虽然这个举动是用心,但用心的方法却错了。当我们做这些事时,就已经在造业了,而且要背上这事情的因果,让自己活在生存边缘中挣扎。这种事情可是发生在双方,一个人计较多赚一点点,而另一个人计较着付出/多给了一点点。其实付出那么多一点点,对本生有什么害处吗?除非家庭里的状况不许,那为何还计较那么一点点呢? 做人要看开点,布施这一点点,帮助到所需要的人,也会对自己添加了福报,一举两得哦~~

这句话:每个人都认为他是对的。非常认同。
如果在开会时,很多人有很多自己的意见,而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那这个会将不会停止了。但以佛教的角度来说,佛法不跟你说对不对,而是讲和合/圆融。最重要是大家会不会聆听,欣赏,接受他人的意见。这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负责人就是最痛苦的时候了,他们已经真正的体会了厉事练心了,学会怎样要让双方都圆融。
赞成他人是对的,承认自己是错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希望大家能寻找到力量。

calyn 合十
祝福大家~~

2009年9月7日星期一

十大愿王 08

这一集,才发觉到,原来我们是会投胎到过去的,而不是一直向前走的。时间,真的是很不可思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同时存在,平等的。 而我却有石板的想法,僵硬的脑袋,一直沉迷于过去,只在乎过去说知道的,而不肯创造新的东西。以前是不是有过关于这个那个的。。就不肯从新出发。

干部=好同事, 义工=好同修。
当一件事情发生,你选择要当干部或义工?当你选了,那你就要继续做下去。干部就是需要有办事效力及肯做事的人。而义工则是从头到尾都在帮手帮脚。那竟然已经选择了,就不要再complaint。 我深感同意。那天,我是干部,而做得有些不愉快,就先走人了。回到房间,看了这第八集,听到了这些话,叮~~ 觉得自己应该负责任,而不是逃避、在背后讲是非。我也不多说了,只要好好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够了。

每天只会在发白日梦 ,打妄想,只会增加越来越多的业,烦恼也会越来越多。
人,本省就有了制造烦恼的DNA,会让我们从没烦恼〉小小的烦恼〉〉大大的烦恼。就这样,烦恼没完没了,业也增加了。所以,最重要的是断绝烦恼。当有人要和你讨论是非时,就说:NO!!。但有时候,我们也不能避免一些问题,那只好把它给接受,过滤,解决,输出。那就可以随时保持clear的状态了。^^

calyn 合十
祝福大家~~

心得报告(第9集)

华藏工程 (第九集) 31/8/09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身为局外人的我们是否有在他们的立场想想?想想他们是不是在没有选择的余地才做出这样的事情,这是我再看时第一个感想。当一件不如意的事情突如其来的发生的时候,我们的习性造作,我们往往都会埋怨谁谁谁,因为这样做,才把事情搞成这样糟,但我们却忘了想,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是不是其实他面对什么问题才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有智慧的人,总是在问题发生时,发现与学习;然而,愚者总是一味埋怨。

用心想办法解决面对的问题是对的,但用的方法到底有没有错,也是我们大家必须探讨的,目标是对的,但方法做错,导致造业,真的很可惜。所以我们必须亲近三知识,增长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懂得什么样的东西,该用怎么样的方法解决最适合。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因为这个“我见”与“我慢”,自我中心强,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这些都导致我们人类烦恼不断。当双方都不肯让步,坚持自己是对的时候,恶口嗔心,就免不了了。其实这也是我们的惯性,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会造就很多人事方面的问题。社区23有35个人,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开会时没人肯让步,事情一定事倍功半,或,办不成。华藏工程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予我们对治自己的我慢与我见,学习聆听、欣赏与接受一切对方所说的。

用心随喜赞叹,是件双方得力的事情。有时朋友给予我一个小小的赞叹,我就会很欢喜一段时间,尽管赞叹的人认为那只是小事情,但对于被赞叹的人而言,真的不仅如此。我很妙受,因为我被赞叹过,我懂那份被赞叹的喜悦,所以我开始学习赞叹,虽然还不是做得很好,但至少我开始了,我决定要把这份爱传下去。发自内心的赞叹最美。有时简单的一句“你做得很棒”,就足够了,因为可以看见被赞叹者脸上的那一份喜悦。但往往我会遇见一些一听见赞叹就自满的人,对于类是这种人,我们可能要收敛一点,因为怕事情会弄巧反拙。

最后,师父说佛像是佛,香炉也是佛,因为佛像的原始状态也是这个样子,后来把它拟人化了,才会改成这个样子。赞叹师父能把东西看得如此细腻,如果说,佛像是佛,那么香炉就是我们一切众生了。换句话说,我们都是佛,只是还没被塑造成而已。我们真的是被意识形态给框住了,被大脑控制得死死的,逻辑思考造就了心中萌起分别心,忘了其实众生皆成佛这个道理。

我相信,无论什么铁,只要用心精进的塑造,没有造不成的佛像。



觉量 合十

心得报告(第八集)

华藏工程(第八集)24/8/09
看了 第八集,有几项是让我很有启发的。

师父说我们得踏踏实实的过我们的每一天,从天天,然后早午晚,再来一两个小时,之后分分,最后才来念念踏实。我们人生得忙的事情,无论大事小事加起来真的是一摞摞,如果我们不按部就班的办一件事情,而却每天老是妄想一步登天,那件事情肯定办不好。生活上要有系统的办每一件事情,生活有了规律,事情才能方便解决。比如,我要改掉我常迟到的坏习惯,我懂我不能一开始就能很容易的办到,所以,我定下一个星期不可迟到3次,然后,一个月不能迟到7次,然后再慢慢的减少我定下迟到的次数。要是一开始就定下说,从此不再迟到,对我而言,真的很难办到,因为迟到已经变成了一个所谓的习惯,而要把这习惯改掉,时间是需要的。

以我们凡夫的立场来看,永恒其实就是无常,诸行无常,没有一件事情是永久的。从古至今,不懂多少人一直在寻找着这个所谓的“永恒”,但其实,永恒一直都在瞬间,一直都在当下。我很妙受师父说的这一句话,因为每当我踏踏实实的做一件事情时,我没有时间去打妄想,直到把事情办好为止。要如何他似的把事情做好?把重量放下去。每当我把重量放下去办一件事时,我都很有参与感,无论是跑社区活动还是开会,时间其实并没有白白浪费,相反的,我觉得这些时间都过得很愉快,很充实。我们经常都会抱怨,一天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忙功课之余还要忙活动,但其实我们都忘了,其实只要我们踏实的做每一件事情,其实我们并不忙,反而,当下会觉得很欢喜。盲目的忙,只会造就自己身心疲惫,浪费时间。抱怨只会让自己忙上加忙,尽管那只是区区几秒钟的念头。当下即是圆满,只要圆满,那就将会永恒,只要我们把握当下,活在当下,那我们就活在永恒里。

师父说如果我们把袋子里的球拿起又放回袋子,那叫无限。自找烦恼是我们人类一贯的作风,鸡婆八卦,只会把别人的烦恼往自己塞,那是愚蠢的。人类的烦恼会一直增加直到无限是因为,我们都重复着把“球”拿起,之后再放回“袋子”里。无论是想要止烦恼还是改恶习,我们都得把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然后丢掉,不是放回去。如果我发现,我经常都迟到,但却还是继续让我自己迟到,那有分别吗?知道永远不够,要做到才算。所以,如果我想要把这个坏习惯改掉,就得真正的把坏的给丢掉,别把它继续留在身边。

我们人总是离不开贪、嗔、痴、慢、疑,我是人,所以我也一样。每当朋友很单纯的问了我一个问题,我脑海里就会开始想,他这么问到底是为什么叻?我应该要给一个怎么样的答案他才会满意叻?他是不是想要考我?一大堆的问题在脑海里给跑出来。看了第八集才发现,原来我是那么没自信的。何必想这么多呢?疑,就是会让人失去自信,一直打妄想,让自己的生命留下空挡,变得不再踏实。师父说的很对,人类有着喜欢自找烦恼的DNA,就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脑海里就能产生那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造就无明的食粮。明人不做暗事,有什么直接说就好了,不必想那么多,当然,说实话是有技巧的,它是一门学问,待我们学习。

希望我能把这一集所体会到的,运用在生活上,彻底改变恶习。我想,这应该也是华藏工程的用意,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觉量 合十

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普贤十愿第七集

看了普贤十愿第七集,对自己有着激励的作用。鞭策着自己对于自己的态度和心态要有所改变的。但自己会经常的忘记了,惭愧了。不仅如此,对于活在当下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白自己更多时候是在凡夫这循环里打转。师傅很有层次的讲解了从凡夫到圣贤的过程。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往往是自己的心力无法提起。的确非常认同本身经常都是先想过,而后去做,能有一说就去做的经验就很少了。总之,做就是了,因为相信智慧的累集是从不断的去做,不断的行而来。

子帆合十

十大愿王-第八集

一个我拜一个佛,踏踏实实地修行。在我自己的生活里时常都想着要做很多很多东西,有时也只停留在想的空间;有时是做了,但是做的还不够好。其实在生活里我们每天都要提醒自己,看看当下这一念是否踏实,因为对我来说,我们每天都在变或是成长,也看看外在的变化是否会动摇了我们的内心。三百六十度的圆圈其实有无限的点。听了这句我觉得我的生命是可以活的很精彩,因为只要我踏实地走,生命的每一步将会走得无限的有意义。不知道生死,怎么了生死。当我们为社区服务,我们必须了解当地的状况,才能为他们服务。当我在佛学会或社区,不论是办什么活动,都会寻求学长的帮助,没有真正的了解它的意义,用回过去的模式,这是我必须改进的。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一直在轮回,一直在制造烦恼。有时在佛学会或社区,做到整个人都麻木了,做啊,做啊,做到整个人充满烦恼,人家说两句,说我做得不好,我又起烦恼了,有人说他不想参与筹备我又烦了。随缘销田业,莫再造新殃。我还很想留在佛学会和社区,是因为我只是想在学习的同时,也不忘帮助身边的人,如有不好的都让他过去吧。谢谢一切的因缘,阿弥陀佛:)

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Yc

普贤十大愿学佛要去实践,不是只在于思想上的运用。学佛最终的目的是实践佛法,所以学佛尽量不用脑去理解而是用行动去理解。懂了不算,知道了不算,了解了也不算学佛,因为没有用行动实践它就不算学佛。不要讲到没有做到。佛法讲的都是行动力,不是知识性,不是弄懂了就等于学会佛法了知识于佛法的分别在于知识弄清楚了就是学会了,佛法是弄清楚就要去实践,重点在于要实践而不是弄清楚。普贤行愿力重点在于去实践,要有行动力。学佛要实践,而不是用记知识的方法去背。许多大专佛青在毕业后就远离佛法因为他们没有一直去实践佛法所说的一切,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会忘了之前所学的。为做错的事去做解释是一种业,是一种地域因。当我们为我们的过错解释或辩解时,我们的业会纠缠的越来越严重,进而产生更多业。就好像把错事合法化,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错,这是一种执着。做错事就要承认并为错事做出禰补。我们应该活在当下,不该瞻望未来,并一直妄想。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不可以空想未来,要踏实地生活,不可以妄想未来的成就,这才是修行。就算面对是是非非,还是人们的赞美,我们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份内事,不可以让对未来有一丝妄想,一步一脚印的做好眼前事务,扎扎实实地过日子,将来才会有一番成就。

2009年7月9日星期四

十大愿王-心得报告1

某天,6岁的雷恩 Ryan Hreljac 在学校听到许多非洲儿童因为没有干净水喝而死亡的消息感到震惊。。。。为了让世界某一角平穷的孩子也能够喝干净的水,6岁的他决定把社会责任杠上肩。。。截至20074月,雷恩已募集超过150玩加币,在非洲、亚洲、南美洲14国挖了286口井,改善五十多万人的生活”

昨天在家偶然从眼角瞄星洲日报的副刊的首页“雷恩的井”。。。本来不想继续读下去,因为社区还有很多东西要做,可是眼睛却又不听话的都下去。这一读就把整份文章读完了。这文章是讲一个小男孩因为知道在别的地方有人没有水喝,而努力工作,赚取募款。年纪小小的他不只为世界各地造了很多的井,还发愿说:“我要募款买钻井机。我要每一个非洲人都有干净的水和。”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非洲有很多人饿死、渴死,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开始行动改变情况呢?

海云继梦法师说:知道的不算,做了才算。是的,如果雷恩只是知道非洲人很惨,而没有去帮非洲人,那么现在那286口井就不会建起来。身为社区学员,我难免不常常想:自己到底有做到了吗?老实说,我常常得到的答案是:还没有。你还没有做到你的最好。如果我说:我不曾有想要放弃的念头。那么,我是在打妄语。可是,很幸运的,我也常常有能力及时告诉自己:不要紧。看清楚方向后再继续走下去。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IQ 题:树上有五只鸟。如果有一个人想要把三只鸟打下来,书上还会有多少只鸟?答案是:五只鸟。因为那个人只是想把鸟打下来,但是却没有行动。

另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学佛不能充数骗人。我以前认为我有一点点的佛学基础,在社区做起事来应该比较得心应手。可是,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虽然我记得一点点佛陀讲过的话,可是我却没有佛陀的心,更没有佛陀的行动。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向佛陀学习,把戒定慧用在社区服务计划里。还有,我的朋友啊:佛学不是像大学考试,临时才去读。我之前写的展览资料跟课程资料也请不要在总活动后就忘的一干二净,因为佛法是要每时每刻都在实践才有“功效”的啊。记得:学佛不能充数骗人。

以下是其他我觉得很有point的几句话:

1. 学佛要有疑情。

2. 经典告诉你,你就去做。

3. 行动力马上拿出来。

4. 如说修行。

5. 爱解释是一种习气,是一种业。也是地狱因。

6. 份内事有没有做好?

7. 念念踏实,不要活在虚幻中。

8. 活在当下的人受委屈时不会生气、不会计较。

做个行者而不是知者

法师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学佛要智信而不是迷信,要依法不依人。不是说是圣者所解说的法便可信,而凡夫俗子所说的法却不足以相信。不要轻易地去完全相信别人所说的一切,要用智慧去判断什么是可信的什么是不可信的。法师也说到佛法是不用大脑的。所谓不用大脑的意思是听闻佛法后就立刻依照着佛所指导的去做,而不是明白、搞清楚经典上的文字就结束了学习。在学佛的路上,我们要做个行者而不是知者。学佛人常常会犯上一种错误,那就是把经典上不明白的地方弄明白,心得到了满足,而实际的行动去修行就免了。他们以为这样就是在学习佛法,实际上他们只是在求一门学问而已。如说而行才是学佛的关键要点。
怎说人生是虚妄的?这是说给没有把握当下的人听的,这也击中了我的要害。我常常打妄想,像是在吃饭的时候想着待会要做些什么、冲凉的时候想着明天的行程是什么,以为这样是可以节省时间的,一心二用似的。原来我还是用知去面对事情,总是“以为”这样是对的,一直用惯性反应去对待每一个发生。如不改变,自己会在轮回当中打转,这念空过下个念还是会习惯性的空过而下下念还是一样,这也就等于虚度生命了。活在当下真的是很重要的,念念都是踏实地做才不枉此生。其实我们生为人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我们更应该把握当下去好好的精进,走向成佛之道。祝福大家。
俪怡行者合十

2009年6月30日星期二

普贤十大愿王-第七集

标准凡夫-听了人家的批评会立刻反省与检讨。我觉得我比较像差劲的凡夫,有时候不是很喜欢听一些逆耳的批评,尤其是一些我不想看到或不喜欢的人给的批评。但是很奇怪,之后我还是会回想自己的不足与人家的建议,慢慢我才会去改变。“懂了不算,做到才算”我承认很多时候我明明是知道应该怎样应对,但是就因为一时的得意而没有把事情做好。好像一时的心直口快,说了一些话伤了人家的心。如说修行,走生命的取向-做到,佛法是要做到,而不是只是知道,在中学还不知道什么是佛法,上了大学也是好奇觉得佛法和佛典故事还蛮不错,觉得很新奇,又上佛学办,又参加活动,觉得不错,得到了很多佛陀的知识和记载,但是回到其他事物上,对身边的朋友,甚至在参加社区时,当一有问题出现时,反而不懂怎么应对,感觉我是学了很多,但是在人际关系上,我还必须提升。我也承认我爱解释,很好斗,但是逐渐改变着,希望不要一时的得意,给蒙蔽,就算业像现前,我也不会再强争,人家说我不好,我就去检讨,反正每个人都须要修行,我不会再跟他们轮回下去的。虽然现在看着十大愿王,但是之前没有具足的我都会去具足,好像做社区一样,有些我从社区才学到的,真的很有用。讲到做到,对眼前的事情,都用心去做,其实真感觉还蛮不错的。不让一刻留空白,踏踏实实的走。置心一处,一心不乱。其实专心和认真把每件事情做好,由其是走社区,虽然我在社区只是付出一点点去配合大家,但是看见大家的喜悦,我的心情真的感觉非常好。

第七集心得—思云

听完了师父开示感觉师父好像在讲自己。以往自己总是很执着于名相上的东西,看很多书、上很多课,会把所谓的法义、名相一一背起来。当说到某某名相时,自己觉得自己很懂,因为意思都背起来了,只要把它说出来就行了。因此,常常为自己的“精进”感到骄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是后来,渐渐发现到自己只会背,当别人要求解释时,却什么也说不出,就好像只会用大脑的差劲凡夫。

渐渐地知道佛法是需要去实践,也通过本身参与的一些活动开始发现佛法的实践性。慢慢地,也开始试着把佛法用在生活中。在很多事情、法义等等都还不大了解的情况下,就尝试去做。依师父说的,依善知识说的。在过程中,发现到之前虽然不懂,可是在做的时候却渐渐地弄懂是怎么一回事了。再看回去,整个法义就更清楚了,要解释也可以用自己所理解的来表达及与人分享了,比起以前死板板的背书更法喜。

佛法的解行并重,的确是很重要的。只懂法义,就变成了哲学家;只懂行动而不知自己在做什么,就变成了“痴”地在做。师父在开示中说不要用大脑,在华藏工程和同伴讨论后,觉得所谓的“不要用大脑”是指不要去想太多、计较太多、拖泥带水在言语及思想上,而是要用行动力来做,这个行动力是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

很多时候自己也会像师父所说的那种“搞懂了就不去做”的人,所欠缺的就是这种行动力。佛法,不去行,就不会发现到它和你的生活、甚至是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只要如法地去做,就会发现到佛法的实用性,的确是可以引领自己走向正道的。

觉云 合十

普贤十大愿(第七集)心得分享

从一开始看时,是带着一个平和的心情去看整个分享,到中间时不知不觉的开始感觉到有点恐怖;恐怖的原因是里头所说的东西都完全在自己身上发生,而且都不是好的。自己的一个坏习惯,习惯把东西一而拖,再而拖的去完成,到最后累计了很多的东西在短期内去完成,搞得自己总是很压力。当下如果你就这样让它白白的过了,那接下来的时间,也就会这样白白的过了。很多时候,想要做的东西很多,但就是存在于“想”而已,都没有去“行”。当别人问起时,总会一直在解释着自己有多忙,有很多东西做。如果当下把自己用来解释的时间,去拜忏更为有意义,如果错了还不懂忏悔,还一直的为自己辩驳,那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错了,因为始终都认为自己都是对的才会给理由给藉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东西当别人问起时,都会说知道,但其实都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却没有“到”。佛法很多人都说很好,但其实到底有多好,我们都不懂,因为都没有去实践,没有把所学到的东西实践在日常生活上。人的一生是一个很好的修行道路,所以我会好好珍惜好好的去实践佛法上的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我会渐渐的远离自己的恶习,活在当下,把握每一个当下,不让它虚过。感恩!

2009年6月29日星期一

第七集心得

看过了第七集,我学到了要看得懂业力,人家对我不好,是业相,人家对我好,是福报多过业。懂了后,每次当人家对我不好,如言语上的,行为上的,我都会这样提醒自己。就这样,我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地面对这些对我不好的人,心态调整了,负面的情绪自然慢慢地熄灭。就这样,我在这个月里遇到了几次让我实践的机会,我用上了所学到的。发觉原来不将负面的情绪用负面的语言和语气对待这些人,情况受控制,自己的慈悲心提升了,并不会去怀恨在心,愿这些人快乐,安康。

加入社区,在社区营里第一次从讲师的课里听到有一百零八拜后,一直都想去拜,但因心力不足,所以没有去做。第七集也有提到拜忏是非常好的,因为是身、口、意同时做,而且又能消业障。看完第七集,心力加强了,更有信心去拜忏。所以在鹤鸣寺的总集训期间,我到大殿一百零八拜。拜着和拜了后的我,心情是平和的。

我要成为一个讲到做到,并向善的行者。我要活在当下,修行在当下。

显德合十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普贤行愿品(第7集)

佛法,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哪一个方式去闻、思,最后还是回归到同一个地点,就是---修!做!要去做!这就是佛法的实在性,佛法的特点就是她是可以实践的,而且是一定要去实践,才能达到、才能离苦、才能解脱。佛法并不是用来讲或挂名相在嘴边,虚称佛法的好、佛法的妙,可是自己对佛法的体会却一知不解,没有去踏实地走。。。

以前,很多事情我就真的是只会听了,然后就停留在“知道”这个阶段,没有去实践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一股行动力,去推使我去做!需知没有去做,就没有成果。。。所谓的:闻思修—佛教强调的“修行”---就是“去行动”!

“想看先咯。。。”这是人的习性。想,想很久,想得累了,就不做了。想做什么事情,都停留在“想”,那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想不是白想,而是有智慧的去思考,然后就要去做,那才是真正的把握当下,珍惜当下!该做的东西要去做,学好东西就要去做!

所谓的圆融道,就是一般人都能做得到的,就算是凡夫。知道自己是凡夫,不是给予自己一个安慰或藉口,而是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去提升,因此时时刻刻要发愿:发愿自己可以凝聚自己的行动力,智慧及持之以恒地做完每一样事情,讲到做到!那,我们所做的事情,都会与佛法相应,那我们的生活也会过得充实。

佛法很好,都不去佛学班,都不去做,怎么觉得佛法很好呢?大专生在大学生涯内学佛了后,出到社会就与佛法脱节了,不再是佛教徒了。。。为什么呢?其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实践到佛法。。。因此没有真正体会到佛法在自己生命中的帮助。。。也因此并不觉得佛法是重要的。。。这样,这一条线就很容易就断了。。。

一路走来,感恩我有我的福报扶我至今都还能听闻佛法;从今以后,我要持愿踏实地走,自利利人!

觉康心得

十大愿王第七集分享


如海云继梦法师所讲的,人类就是懂得用大脑来思考,所以才是凡夫!一如我们往常般,当弄懂了某样事物就结束了!大脑满足了,就不会去行动了!想想在学佛的道路上,自己也是否是如此呢?每当懂了某个佛学道理后,自己也就会因此而满足,却乏了行动力去实践它!不能只把佛学停留在知识上的层面就够了,得把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在生命取向的模式上,我们应该“如说而行,如行而说” 。身为佛青的我们若本身也没去照顾身、口、意及实践佛法,那该如何去让他人见证佛法的好与妙?我们弄懂后就要去做,而不是懂了就算了。在日常的活动上也常发现到自己在犯同样的缺点,原本可避免与改善的地方都是因为“我以为”其他人会做而没去完成。日常生活中,应该懂了就去做,而不是只在纸上谈兵罢了!不为发生做反应,只为目标作行动!不让自己在痛苦中继续地轮回。

片中也有提到,普贤心、普贤道、普贤行,我们都知道,但却做不到!这是个无可否认的事实,若我们继续用着一般凡夫的思维模式。我们需要如行者般讲到做到,而不是像学者般讲到知道罢了。次第道是可思议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都是可思议的!而圆融道则适合于一般老百姓修行,但切记勿自负与字自视过高!修圆融道要让自己做好分内事并且要活在当下。做好自己的本分,也不会麻烦到其他人,给他人方便也成就自己!当修行时要让自己念念都踏实,掌握自己的每一念。若当下的一念空过了,那将会使自己日后的日子过的虚妄!而我们的每一念都踏实地过,也能让自己常保持理智,不会作出后悔的选择。活在当下也不会去胡思乱想、抱怨、去压力,欢喜地接受身边发生的人、事、物。做的每样事物是循序着佛法去实践,不为别人的赞美与批评而起嗔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时,要去忏悔并改善。

最重要的是知道或懂后就要去做,别只会说和讲解,多以行动来实践!

久锋

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普贤十大愿望

第七集

学佛和修行不需用到大脑,讲完就去做,因为大脑一转,满足感就产生,当满足感产生,行动力就没了。懂了不算,做到才算,因为重点是要做而不是弄清楚。佛法和知识的差别是知识弄清楚了就结束,佛法弄清楚了就得去做。成败的关键:如弄清楚了,会等明天再做,如知而说,如说而知,成就的只是PHD,都是懂了就好,清楚就好。学佛讲究的是如说而(修)行,如行而说。不是要弄清楚,也不是答案对不对,普贤愿力就是要一直做一直做。
其实爱解释就是我们的业,解释是我们的习性,那是错误的模式。我们要把习气改掉,因为很多习性是地狱因,如不改,我们会一直再犯,一直苦。当业相现前,我们就去忏悔,不必解释。当你做错时,他人说你对,是一种福报但业藏在里面。当福过了,业就显现。所以我们要忏悔,不要自鸣得意。有觉性的人,都会忏悔,不会沾沾自喜。相反的,当你做对了,他人讲你错,就是业。有业就有苦,所以我们都要修行。修行很简单,就是要忏悔。忏悔可以108拜,那是身口意在进行着,所以是最具体的。行者就是讲到做到而学者是讲到知道。
圆融道是不可思议的,不能用大脑来解释,所以一般人都能做到。在圆融道里,没有死亡,只有停止呼吸。(成仁,取义,涅槃的人不死)。圆融道谁都可以修,只是不要想太多,别想着自己要去讲经、领众、弘法而感到自豪、自满、自大。我们只需要做好份内事,做得圆满,不想将来怎样,只把当下做好。当下若空过,将来也会永远空过。当下若踏实,将来也会永远踏实。如不踏实,那就是空想妄曲。活在单当下就不抱怨,时时反省有没有把今天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好,不想未来如何。人家给的赞美或是非也都不要放在心上,只在乎这一念有没有踏实地做好。对于还没有长大却想着长大的人其实念念都是空。类是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活在虚妄中。修行真在当下,当下错过,永远也将错过,所以我们要很扎实地活下去。这一方面怎么做好,就是愿力。愿力不是来自未来而是把当下做好,我们不等机会而是等法身。身口意要做好,不要在意外面的是非、不满、压力、挫折,就让一切随缘、简单。不扎实及不稳定的人会有很多不满。带着法身境界。我不是成就人,我是一堆原料,须去除了杂质才能做到一个标准凡夫。只要活在当下控制好念念扎实,任何委屈都不要介意,没有不满。

心得报告

在还未做一样事情之前,先考虑之后将会面对的问题是我的习惯。做最好的准备,也做最坏的打算,我总是以这个观念做每一样事情的。我认为这是未雨绸缪,呵呵!后来听了师父所说的,我才发现偶尔因为想太多了,行动力也没了,这让我错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在考虑要不要承担延续工委时,我犹豫了很久。想起师父的话,我们只需要做好份内事,做得圆满,不想将来怎样,只把当下做好。当下若空过,将来也会永远空过。当下若踏实,将来也会永远踏实。活在当下就不抱怨,时时反省有没有把今天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好,不想未来如何。人家给的赞美或是非也都不要放在心上,只在乎这一念有没有踏实地做好。我尝试着慢慢地把所学的运用在生活中。做人不因该只有成就感,也要有踏实感,我会尽力把每一样事情做好。

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homework普贤十大愿第七集

我所了解到的是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人家说什么就跟着做什么。当我们再做任何事情时候,我们不只是用口说而已,要以行动力来弄清楚我们所做的一切。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但我往往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每次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这一点还在求进中,希望我可以加快做每一件任务, 再做每一件事情都不埋怨任何人。除此之外,“活在当下”,我们做好我们眼前的份内事就够了,不整天幻想将来等等的事情。因为现在的事情都做不好,就想到那么远。在我们错做事情时,我们不需多解释, 因为解释越多就会错越多,所以我们做错事时就要承认,而不是要推卸责任。


from田彬

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

普贤十大愿第七集

观赏了普贤十大愿第七集后,我学了不少知识。它让我了解知识是要活学活用,学到的知识却不用就好像是未启动引擎的车子,无法向前走,而只是停留在原地,没有进步。所以我们要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中,单单只是光说和解释是没用的,需要以行动证明,并且是今日事,今日毕,这样才能有善的管理时间。此外,我们要做好眼前的分内事,活在当下,而不是抱怨自己的委屈和一直在打幻想。另外,做错了事就要承认,而不是一味责怪他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若有人批评我们,就该乐意接受,检讨自己,若属事实,就得努力改进。我也懂得圆融道是一般人都可以修的。师父所说的那位妇女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及值得学习。
斌宏合十

第七集普贤十大愿王之心得报告

再未看这第七集普贤十大愿王,想象会很沉闷,但,师父却用了幽默的方式带出。看了后,才得知看不懂佛经,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是凡夫。凡夫有两种,分别是标准凡夫或差劲凡夫。如果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是凡夫,那么就不是学佛,是转佛。佛法是不用大脑的,讲完就去做。因为当经过大脑后,就会满足,做起事来,就没有冲劲力了。此外,从中也得知了爱解释不只是业,而却是地狱因。所以,我们为何不用“解释”的时间来做108拜。行者是“讲到做到”。学者则是“讲到知道”。我们比讲到做到,不是讲到明白,然后只是知道。学者就是知道而已,没有行动,这样是没用的。我们没有理由等,在等也没用,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
淑琴合十

Episod 7-普贤十大愿王

看完了的感想是大师说的很对,我自己也是知道了就不去做,会觉得知道了就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这就是本身的行源力不够强烈。这些知识在经过了大脑的分析后,我就会懒得去做。凡人就是这么容易被影响的。也就是所谓差劲凡夫。然后,听到了在在中国的一位妇人在六十岁的时候得道,但是她却不懂得读书识字。这真的令人感到神奇。总的来说,这是看要还是不要而已。腾周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第七集 普贤十大愿王

我在这集开始,海云继梦法师提出几个问题,那就是人的解释算是佛法吗?凡夫为什么就是凡夫?圣人为什么是圣人?其实他问的问题只是为了带我们进入他要讲的事情,但在这里我却认为其实他想要让我们清楚知道佛法不是迷信,一定要有疑问。凡夫解释的佛法不算佛法,圣人所说的佛法是佛法吗?这一个我自己想的问题,也刚好的他讲解出:用大脑的是凡夫,圣人是不用大脑的,但他也讲到畜牲也是不用大脑的。当然的他没有在这个时候讲到到底圣人是怎样讲佛法的。可是他又加予说明,标准的人是75分,也就是说这一些人虽然使用大脑,但假设是这些人知道他们错,他们会立刻去改进,但因为这一些人是用大脑的,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懂了之后就结束了。因为很多时候,人当大脑弄清楚后,大脑就会因为清楚而满足,所以往往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心力不足而行动不行。当他们都只是弄懂就好,往往就不能到修行的境界,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修行。在这里,他讲了两种修行的法门。第一就是圆融道,讲的是行动力,佛法是行动力,它们讲求的是行动力,不问为什么而做,因为做才能体会到佛法。而在它们的生命取向是行动。同时他们也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当清楚佛法的含义后就只是放着而已。也就是讲想清楚后没有去行动就是结束。再加上,园融道是不可思议的,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在等法身,而且不是用大脑来修行的。因此每个人都能修得到,谁都可以修,没有特定的人才能修。然后圆融道最容易的修行方式是拜忏。第二是次第道,它是主张了解什么是佛法,明白什么是佛法。他也讲到普贤行愿力是法身之后的事,它的心是深心,它的信是信解它对于爱解释的行为视为业,因为它是一种习气,一种模式,也是一种地狱因,因为在我们解释的当儿,我们已经用了很多时间足于行108拜。因此我们一定要改,改掉都认为自己对的坏习惯。他也讲到觉性者是可以看清业报的,因为业就是苦。同时也分清楚什么是行者、什么是学者。行者是讲到做到;学者是讲到知道,因为佛法不是知识,是有差别的。如说而行,如行而说。不然的话,就使之沦为妄想而已。身为一个修行者,就必须具足基本的东西,如何具足?眼前的事做好了吗?分内事做好了吗?有脚踏实地吗?踏踏实实地走任何一步,不管它是因为什么而出现,不管它是什么,我们都必须随缘而做。如果不踏实,那我们只是生存在妄想内而已,不错过任何一个因缘,不要让生命空过,那我们就算是一个修行者了。其实在这里,我学到的是佛法不是佛学,佛法是要用的,不能不顾他人的想法,因为如果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是对的话,那世界就会不断地发生战争。佛法学了之后需要用,因为不用的话就不会懂什么是佛法,我们必须体会它而不是明白、懂它而已。当然的修行就是做好自己,不因为任何东西而做,只因为自己知道要做而做。这样佛法就会在我们的身上体会到。从中我看回社区、佛学班、人生。社区到现在为止,我们懂吗?不懂没关系,我们跟着做。想到很多东西,可是我们要回到现实,不要因为想法很好而忽列现实。修行要现实的,因此我们做任何活动都需要回归现实。不然我们社区永远还是不成熟的。佛学班,我们学了这一样多,有用到吗?有考虑到大家怎样用吗?这些我们都需要想想的,因为做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因行而说,因说而行,来带领佛学班的进行。人生,有浪费时间吗?有做后悔的事情吗?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思的~对于解释的看法,个人认为解释有两种,一种为了让他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第二个是替自己找借口。因此我们最该做拜忏的时候应该是第二种而不是第一种,因为第二种是知道自己错了,但却还不认错而已。拜忏最适合第二种的。

佛法无边,什么才是佛法?只有亲自体验地去行而说、说而行的做才能知道。

普贤十大愿第七集

心得:

听到师父说不用大脑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凡夫另外一个是畜牲。什么是凡夫?这个问就必须问问自己了。我是差劲凡夫吗?还是非常差劲的凡夫呢?知道了那又能怎样呢?答案不是没有而是知道了没有任何的用处啊因为还是不能做些什么,对吗?之前,又看过一些经典,但是我还是不是很了解,原来这是正常的因为我是凡夫阿!我们不能因为满足了,够了,就这样的结束。之前真的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看过了师父的开示后才枉然明白到告诉你就要去做啊!假使你明白了全部的普贤十大愿那有怎样呢?信、愿、行才是最重要啊!
普贤十大愿讲的是行动力而不是在那里打妄想啊!人往往就是弄清楚了过后就结束,完了。师父说重点是做啊!学佛不能骗人啊。学佛可以骗人但是骗不过自己啊!我们要做到如说而行,而不是如说而知。
之前,有遇过一些人很喜欢解释佛法或者说是与人分享学习佛法的心得吧!很喜欢长篇大论一番,想请教一下难道这个也是海云继梦师父所讲的爱解释的人是一种习气或个性,是一种错误的模式,一定要改?爱解释的人这时他的业,也是地狱的因。怎样才算是爱解释的人呢?
凡是凡夫都有业力与痛苦。所以我们需要拜忏,身、口、意同时进行。凡是可以闻到佛法的人都是由于前世累积的福报而来的啊!人往往因为有福报而看不到福报的地下可能还藏着业力啊!所以容易产生粘粘自喜的状况。讲到而做到叫做行者,讲到而做不到只是知道叫做学者。
圆融道是修法身。一般的人也可以修法身吗?要修法身先要拥有以下的条件。把事情做好及活在当下。念念都踏实的这就是修行(赞美不管用)。成就当下才能成就未来。念念虚妄就是空。我们要做标准的凡夫,不做差劲的凡夫。不要在意外面的,在现实中,活在很真,很扎实的状况下。我在想要怎样活在当下,人往往不知悠然的又在打妄想。很想活在当下可是有起烦恼了。禅坐应该很不错吧!淑君感恩合十。

普贤十大愿王第七集

第七集普贤十大愿王之心得报告
从这第七集影片中,得知我们一般人大部分都是“凡夫”,只是分别于标准凡夫或差劲凡夫。由于我们一般的凡夫,不懂佛经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只用大脑罢了,无可解释佛经中的含义。我们都一直在团团转,像轮回似的。然而,圣人就清楚其中。一般的标准凡夫都使用大脑去想、去搞懂的,只用大脑去思考或解释。懂了之后,便算了,草草了事,并无下一个行动。这就想我们每次都只注重去读、明白、了解而已,并没有去采取任何的行动。
从中,也了解到佛法是不需要用大脑去思考,而是需要我们的“行动”,所注重的不在于懂,而是做了才算。所给的反应是直接要给予行动,不需要问那么多或想太多。所以说,修行的成与败只在乎于我们的“行动”。普贤行愿力也是靠行动力,并非去弄清楚。而且,学佛是不可骗人的。
解释算是一种地狱因。因为解释的是一种业力,是一种惯性的习气。这错误的模式就如人间受苦一样。然而,我们要做的是忏悔。在业向福报中,业力可能会隐藏在福报里。福报一完后,业力就会出现了。忏悔时,以 108拜最为实际,因为身口意都在同时进行。
所谓“讲到做到”的是行者,而“讲到知道”则是学者。这两种都各分等级,而“讲到做到”的全部的等级都是向上的,是我们该学习的。然而,“讲到知道”的,却分为向上和向下的等级。圆融道,是法身大师都在修行的。我们一般人则身为准法身。而次第道是首先注重于我们要先把事情搞清楚。其实我们不需要想那么多,搞清楚弄明白,只要把分内事做好就行了。标准凡夫/行者应该活在当下,这样就不会对任何事有所不满。修行其是踏实的,不虚妄。所以说我们不该计较那么多,让生命白白流过。技术方面,我们一定要采取当下的行动,而工程方面,就做我们要做的分内事,其他的一切都随缘。所以,从中,点醒了我,人啊,要活在当下,做好当前的工作!也要马上行动,不可把工作一拖再拖,因为明日无可预测,不可白白地浪费这美好生命。想做的,就做吧!!!
梅杰和十

普贤十大愿(第七集)

心得报告:



经过师父讲解,我才知晓我们人类看不懂经文是正常的。因为我们都是凡夫,而且是差劲凡夫。很多时候我们都“知”,可是我们都没有行动,因为我们都没有很强的“行动力”。我们经常都是在过着不扎实的生活,虚度光阴。其实,我们应该经常活在当下,感恩自己所得到的。我也从中了解爱解释是一种业障,因为我们都一直在轮回。相反的,我们可以用“解释”的时间来做108拜。“讲到做到”是称为行者,“讲到知道”是一位学者。学者通常知道后就结束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打个比喻:我知道我应该让位给老婆婆坐,可是同时又想有没有其他人愿意让位给那位婆婆坐,自己反复的“想”,变成行动力减退,最后,什么都没有做。总觉得我们不该让生命白过,应该踏实地过每一分一秒。

祝福大家,
韵希行者合十

普贤十大愿 episod 7 心得报告

Version:1.0 StartHTML:0000000168 EndHTML:0000002521 StartFragment:0000000471 EndFragment:0000002504

普贤十大愿 episod 7 心得报告

海云继梦法师以幽默的方式来传达普贤十大愿。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很难看得懂经书因为我们是凡夫。原来我们称为凡夫是因为我们常用大脑思考。圣人和畜生是不用大脑的。当我们得人性格性超过75%,我们就可以被称为标准凡夫。至于差劲凡夫,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就是如此。其实佛法是不用大脑一直去思考,而是直接去做。在佛法里,懂得多不算,做得多才算。当我们思考太久,我们的行动力会大量减退,什么的都没做到。行动力是最重要的,佛法并不太注重智慧性。知识只是让我们弄清楚一件事,然后就结束了。佛法不是弄清楚,而是行动力。 我也终于明白原来我们的生命的取向是做到。我们不可以做太多的解释因为解释是一种业障。什么是圆融道?圆融道都是在等法身。我们要做还分内事,要活在当下。次第道是注重弄清楚每一件事。讲到学到是称为学者。这些都分等级,有分上和下。讲到做到是行者,是属于向上的部分。标准凡夫是活在当下的。我们要做标准的凡夫,而不是差劲凡夫。我们要扎实把握着修行。我们要活在当下。我们不要虚妄、不要等机会和不要踏空才能得到成就。我们要念念扎实,讲真话才不会有是非。我们也要生活在念念扎实,才能达到标准凡夫。


                                                                                                                                                                                            茜尹  合十

普贤十大愿王第七集心得报告

普贤十大愿第七集心得报告

深心信解,从字面上来看,能明白,当是真的有真正做到吗?看了我才知道,我是凡夫。凡夫使用大脑的而圣人不用大脑。圣人不是不用大脑,而是已经很清楚了。凡夫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凡夫,一种是差劲凡夫。标准凡夫会承认错误反省。差劲凡夫人格不健全,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标准凡夫会问回去深思。我觉得我是介于标准凡夫与差劲凡夫之间。就如学佛,我会去想,回去深思佛法。当弄懂了其中意思,想通了就有一种满足感,这样力就不足了。知道做不到也等于没有。佛法不像知识。知识只要弄懂了,就结束了。佛法则是,懂了就要实践。要做到如说而行,如行而说。学佛,得学会看清业力,这点我还在学习当中,因为福报往往容易盖过业力。只有觉醒的人,才看得到藏在福报的业障。其实,自己都做不到活在当下,常常活在虚妄当中。我常常会想明天会怎样,长大后会怎样,未来会怎样, 眼前的分内事呢?一直在想下一步要怎样走。念念都是空啊!那我们当下,是否有踏实地过呢?踏实地活在当下就是在修行了。其他也就是在成就为来。其实自己一直不能活在当下,是一种习气,是一种错误的模式。犯一次,就受一次苦。我一直在轮回,一直在轮回。其实我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可是知道了没有行动,也等于不知道。知道自己有错,就要去忏悔要改过。别让自己轮回,让自己在受苦。

华藏工程第七集分享

佛法不用大脑,讲完就去做,因为大脑一转,就满足,行动力就不足了。我在学佛时每次都这样,只是听而已,根本没去行动。每次都知道,可是都做不到。还有,就是讲到解释。爱解释就是业,地狱因吗。每次不管做什么事情,对也好,错也好,都会去跟人家解释,去争个面红耳赤回来。师父有说到,有解释的时间去忏悔跟好。所以,以后都不解释了,就去忏悔。
讲到做到是行者,讲到知道是学者。我当然要当一名行者。师父有提到,要活在当下,想眼前的事做好了没有,未来的事不要想太多。我每次在做着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在想等下要做的事或等下要发生的事。这样的我,从来没踏实的过。所以要念念都踏实,活得很真,很扎实,要活在当下,不去比较。

2009年5月19日星期二

心得报告(第七集)

佛法真微妙。普贤十大愿能谈得很深,也能谈得很浅。无论那个程度,都很踏实。

表面上,我们看到的佛法都是否定人生,说人生是虚妄的。其实,佛法是很积极地肯定人生。在肯定人生之一余,海淀出很多条能走的路,让我们安心上路。

在开示里,师傅都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缺陷以及现在佛教界的一个假象。

先说我们的缺陷。我们是凡夫。身为凡夫的我们都是用一个惯性的逻辑思维模式去分析、接收、反应。佛法是有不可用有限的逻辑学,有限的经验来解的部分。佛经每 次都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当我们惯性意识形态去解读时,就会开始乱乱想。想了后,不管是找到答案或没有,都放一边。
找到答案后,进一步应该更容易上路。但是,我们往往就是看了地图,爽了后,就自满、自豪。所以,佛法越学越傲慢。因为那都是填鸭式学佛,把佛学知识塞完进脑。过后,讲的时候, 满口道理,满口佛法,但是,不是说不出味道,就是如说而知,讲一套、作另一套。

其实,佛法是很理性的一个分析报告。为什么说人生是虚妄的?其实这是对没有修行的人说的。因为我们没有把握现在这一刻的念头。有时吃饭,也不知自己在吃饭。 不是一直满脑都陶醉在过去、就是一直写未来的剧本。但是,我们就没有看到现在要走哪里。而且再说,我们把我们的生命过分放在追求一些一直都在变的东西,如 钱、名闻利养、归宿感等等…… 一直被这些东西牵着我们。我们活着都不是为自己的提升,都没有真正当过自己的主人,难道不是虚妄吗?

佛法不用很玄,只要把握每一念,观照和管理好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人、事、物),尽心尽力,没有遗憾,那么用功才容易呀!生活都乱七八糟的,还想说要学佛,造业都不能停止,只忙着忏悔旧业障。

其实,不要讲社会现实,最现实的莫过于佛法。不行,就体会不到内在的精华,核心。也许我们不是什么圣人,什么法身大士,但是我们是有这个潜能。但是,虽然如 此,我们还是要一步一步脚踏着地去走,不是脚踏筋斗云,好像孙悟空这样一步登天。那样,绝对不可能见到法。更不用说证法身、入法界。

佛法是如说而行,如行而说。我在这一句看到的是信心。我们如果对佛法没有信心,就算我们搞懂了,也不会去做。因为没有保障嘛!
如果对佛法有信心,完全把生命用来求法,那即使我们还不明,都会听了法,就有那种动力。
即使听了法,有行动力,但是因为我们的业障,所以开始上路时,就比较难走。如果这个时刻,信心没有油了,就退心了。

现在我们只能从经典和佛弟子(居士或出家众)求法。但是,无论我们怎样解说,都只是凡夫的解说,可能当中有些是圣者的解说。但是,大部分的都是凡夫的解说。 就连经典,也是经过很多次的结集、翻译,才到我们的时代。当中夹扎了很多祖师大德的思想。所以,就算听了,刚好这位说法者和我们有缘,我们听得懂。但是, 真的如佛所说的吗?
所以,在大部分的情况,我们都要去思维。思维了,就要进一步做实验(上路)。因为法本来如此,如果真的如法修行,一定会见法,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其实在开示里面,我也看出学佛之前,我们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很踏实地看看自己是谁。不是悲观或乐观,而是看自己是谁,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待人处事的时 候,我们是说什么不管对错别人都认为我们错的,还是说什么,人家都讲我们对,就算是我们真的讲错了。如果真的是这样没,我们就要其忏悔,因为我们的业已经 现前了。本来我们已经造了这个业,看到了就要马上忏悔。但是,如果我们不去观照我们的这些生活细节,那么我们就会又在启动我们的惯性造业模式,去造新业 了。

最后,其实这次的开示给我看出佛教界的现象。
由于我们不了解佛法,对佛法没有信心,即使了解,也只是佛学而已,不是佛法。所 以在办所谓的佛教活动时,往往不是偏离,就是太僵硬了。这也许看起来,佛教越来越旺盛,实际是越来越见不到法。即使偶尔有佛法内容,都是硬硬套上去的。这 严重的出佛身血。佛陀一生注重教育,注重修行,如说而行。我们身为他的弟子,却注重其他的。即使有学佛,也是当点缀品,可有可无。有些学久了,更起邪见。

我们佛弟子,照我看来,我们连三宝是什么都还不清楚。不然,佛教不会出现这个状况。

人生有虚妄,那是对凡夫讲的。相对的,人生实在,那是对行者乃至圣人讲的。行者、圣者每一念都踏实,而且很清楚周遭的条件,不会硬硬要一些当时的时空背景不能成就的东西。即使他们要成就,他们也能掌握到最适合的因缘来成就他们的事情。而且,他们绝对是模范人物。因为他们讲到,做到。佛法是什么对他们来说,会 越来越清楚。世间是怎样,对一位法身大士,有如手上的一粒沙。

能成为行者的,他们都只是朝着证法身,让佛法成为他们身体。身体没有一处,不是佛法的体现者。

我深深的体会佛说法如镜,因为在佛法里,我们是不可能隐瞒,我们有什么缺点,都将会看得见。所以修行就是修行,绝对没有真修、假修。

看了师傅的开示,只有惭愧,自己还在起步或甚至是原地踏步,还没上路。

很多人说佛教等老了才学,即使我们现在学,也都还不能沾到一点,等老了,还学什么? 准备被业力牵着跑吧。

兴伦 合十

心得报告(第7集)

师父在disc里点醒了我,我们所面对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知,而是知了不做。我们都懂得不少,但做的却不多。什么五戒、十善、四摄法、六度般若密等都懂,但就只是机械式的默背而已,实际行动却一个都没有。

我发现无论在什么事情都好,我的进度都很慢,原因是我逗留在每一个阶段的时间都很长。

我经常在“见”和“解”的阶段里打转,一直转啊转,“见”了“解”,“解”了又继续“见”,当我把所有精力都耗费在见和解后,我会停下来休息。但,基于我在休息的阶段也停留很久,停留时间一长,“见和解”里所看到和听到的都会忘掉,就这样打回原形,站回起点。我行不来,更是证不到; 又或者说,我没行,所以根本到不了。

我太爱浪费时间了,当要做某样事情时,我会很理所当然的找到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说服我自己。我总是在我忙的时候才会想到原来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因为我忙,所以没办法做我想到的东西,我唯有“委屈自己”,先做手头上的,下次再做其他的,但这个“下次”永远不会在我空闲的时候出现。

爱浪费时间是我的惯性反应,爱想多多做少少也是我的惯性反应。嗯……我懂这些一切都是惯性反应,但在看disc之前,我就只是懂,根本没想过要改,所以我一直轮回在时间不够用的痛苦之中。

我用了很长多的时间来写这短短的心得,大约有几个星期吧。原因正如我所说的,我太会浪费时间了,除此之外,我对我所做的,都不够专心。我无法全心投入我手头上的工作,一直打妄想,就如师父说的,我把生命留下了空档;手头上的东西没做完,就在想手头上做完后可以做的事情,我确实是活在虚妄中啊!

我要踏实的走下去,我得把我的惯性反应去除,这次绝对不可以只是讲爽而已,我要讲到做到。



祝福大家

祺栋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