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广修供养
师父在里面告诉我们如何修这一愿。在这里,可以彻底看出佛教不是唯心论或唯物论。因为一个供养的动作也是有物质、形式和心念。在物质那方面,我们几乎可以用任何东西来供养三宝。而供养具的素质,就看我们的能力范围。在我们能力范围里能提供最好的供养具来供养。虽然物质是重要,但是心念更是重要。据我了解的,从这些可能是琐碎事的处理,能反映出三宝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甚至也能反映出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也许我们会想佛菩萨不介意供养具是怎样。但是,重点是我们在修供养,供养三宝。好像我们很孝顺父母或送礼物给朋友时,我们自然会有一种想给他们最好的东西的那种心态。同样的,在供养时,能反映出我们对三宝的恭敬程度以及信心程度到哪里。
而且,供养是从我们选供养具时开始产生。在我们选供养具时,尤其是选水果,我们是以什么心态去选购?往往我们会为了省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只要在整个过程都用心去进行,即使遇到什么情况,整个供养就圆满了。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要供养某道场。在供养时,我们要有智慧和观察。通常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道场需要什么而去供养。但是,有时这些理所当然未必是理所当然,反而会变成别人的烦恼,会变成一种浪费。
我们往往被意识心态困住了,以为只有参与佛教活动的午斋、早斋才能供养三宝。而没有发觉到原来供养能用于时时刻刻。例如在使用任何东西时,能忆念三宝、供养三宝后才用。
师父在里面也指出我们的大头症。每次都会断章取义。在里面有提到两种。一是供养在心就好,不需那么多形式;另一个是法供养最有功德,就完全去只修法供养。
我们往往会想采用最方便的捷径来见到最好的成果。在这个过程,我们会滥用方便。例如,穷人想供养三宝,但是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去买供养具。所以,方便说,他们有心就好。但是,我们就是很喜欢比较。别人没有供养具,我们又斤斤计较为什么别人可以不用供养具来供养。
第九集
在里面,法师开示什么叫因果。据我了解的的是,我们采取某个行动或者起心动念的背景或事情。好像在里面提到的其中一个例子:讲那个拖车的人。不能说他没有用心,因为他用心想赚更多养家。但是,他只是想到赚更多,却没有看清楚他的行为背后所带来的后果。结果,被查出了,后果是什么,不知道。但是,后果一定或多或少对他不利。想赚更多可以有很多方法,如勤劳点,跑多几趟,然后工作作得专业,让顾客欢喜。
回想自己有很多时候都是看到眼前的而已,就根据自己的利益去做。或许是得到具体的利益。但是就未必是真正的利益。
常常听到很多人精打细算,很厉害省钱。其实却是一种业。好像要吃午餐时,看到有试用品,就拼命地吃;或者在饭馆吃饭,过后还要把饭馆免费供应的牙签拿很多,以为真的胜了一笔买牙签的费用,但是却不知其实是在造业。所以说,众生业无有穷尽。因为旧业不消、又增新业,满脑子都是如何利益自己。
师父说称赞那边也是有如当头棒喝下去我的头。看到佛陀、菩萨的大德行当然是要赞叹。因为他本来就值得赞叹了。但是,原来真正的功夫不止赞叹三宝,还有包括赞叹表面没有什么值得赞叹的人。这些人或许没有值得赞叹的地方,但是他们也有一些比较难发现的值得赞叹的地方。
第八集
为什么要学佛?我们一般的答案就是了生死、解脱、跳出轮回。当我们再被问下去什么是生死?为什么要解脱?轮回是什么样?我们就完全没有初步的认识了。再不然,我们会用不可思议来敷衍了事。
不可思议其实是一个很贴切的答案。原本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不能到达那种境界,所以先留着疑情。不可思议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能那么简单,什么都复杂化。学佛,只要如说而行就好了。但是,我们就总是想太多。
师父又提回拜忏。据我了解的,为什么有业相就要拜忏呢?因为当我们解释时,我们会一直往对我们有利的立场去解释,可能过程又造业了。如果对方不接受,我们又起嗔心,不服输。通常解释只会越描越黑。所以,拜忏就好了。忏悔后,就得清净。清净就会安乐;安乐就能继续生活。
在里面,师父有提到干部和义工,同事和同修。一个同修发心当干部是值得赞叹。但是如果这位同修没有具备干部的条件,那么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去做自己适合的岗位。
兴伦 合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