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十愿(第七集)
第一阶段:
所谓的标准凡夫就是有人格性的,而差劲凡夫就是人格性不健全的。标准反复另外一个特色就是爱用大脑,常常“懂了”就算了。其实佛法不需要经过大脑,因为经过大脑人就会满足了,造成行动力不足。所以佛法是讲完了就去做。而且,“知道”不算,做到才算。学者是把知识弄清楚就结束了,而行者则是不管有没有把佛法弄清楚都要去做的,这是修行。如果学佛者没有讲到做到就是充数骗人了。
在修行中,要先做好基础,不然讲到很高层次也没有用。人们就是很爱解释,其实这是在造业、地狱因。也是一种习气,错误的模式来的。如果用解释的时间来忏悔更加好。平时生活中,我们做对了,但是人家还是对我们不好,这就是业相。而当我们做错了,人家却还对我们很好,那就是福报了。所以平时是福报盖过了业相,一旦福报消失了,就会以为自己很好,就要强争自己是对的了,造成爱解释的习惯。但是,拜忏更好。因为拜忏是最直接和具体的方式来忏悔,身、口、意同时进行。
在圆融道里,人人都是准法身。圆融道的先决条件就是想分内事做好了没有,别想那么多,要活在当下,念念踏实不能空过,那么自然就会成就了。这种修行远离妄念。圆融道的人未必知道很多东西,只是行动,很扎实地去控制念念踏实。这样就会活得很真,自然也不介意委屈、是非、不满、挫折、压力,因为明白那一些只是虚幻的东西。
第二阶段:
良-觉得自己平时很喜欢解释,了解到解释也只是浪费时间,解释过后也没有用因为别人不明白。
杰盛-相应的重点是没有过得很踏实,因为身边的人太过爱比较了。同学们有更多时间念书,考到好成绩的时候心里自然回去比较。觉得要做到这点很难。
晓莹-觉得活在当下真的很重要。当我真正去尝试着实践才发觉自己平时是有那么多的妄念。所以正在努力地让自己洗衣的时候就洗衣,不在去想着“如果明天考试不会做怎么办“等等无聊的问题。
第三阶段:
要不断训练自己活在当下。因为如果每一念都不踏实,人生也是虚度。这一刻没有好好做一件事情,因为在想着未来有的没的。待会就会后悔,后悔刚才的不专心。如此不断的轮回,就没有认真的活过了。
觉得不要浪费时间去解释真的很对。往往解释过后别人也不会原谅自己,有时候反而觉得解释了更加浪费时间,更加因为自己不断的辩护而感到不安。至于别人爱解释则不用紧,只需耐心的听就可以了。
没有经过大脑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在佛法方面来说就是只要知道那是善的就去做,而不是去深入地想做了善事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等等不相关的问题。平时生活上的学习方面,也不是说不要经过大脑就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考虑清楚而行动也是愚痴。真正的意思应该是不要把无谓的想法留在脑袋里,转牛角尖,这样只是让自己去把事情做好的绊脚石。总的来说不是叫我们不要去思考,一味做而已,而是用智慧去分辨去决定应该和不应该。
祝福你 \(^^)/
回复删除= ="
回复删除怎样post哦?
我不懂耶。。。。。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删除我在这集开始,继海法师提出几个问题,那就是人的解释算是佛法吗?凡夫为什么就是凡夫?圣人为什么是圣人?其实他问的问题只是为了带我们进入他要讲的事情,但在这里我却认为其实他想要让我们清楚知道佛法不是迷信,一定要有疑问。凡夫解释的佛法不算佛法,圣人所说的佛法是佛法吗?这一个我自己想的问题,也刚好的他讲解出:用大脑的是凡夫,圣人是不用大脑的,但他也讲到畜牲也是不用大脑的。当然的他没有在这个时候讲到到底圣人是怎样讲佛法的。
回复删除可是他又加予说明,标准的人是75分,也就是说这一些人虽然使用大脑,但假设是这些人知道他们错,他们会立刻去改进,但因为这一些人是用大脑的,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懂了之后就结束了。因为很多时候,人当大脑弄清楚后,大脑就会因为清楚而满足,所以往往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心力不足而行动不行。当他们都只是弄懂就好,往往就不能到修行的境界,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修行。
在这里,他讲了两种修行的法门。第一就是圆融道,讲的是行动力,佛法是行动力,它们讲求的是行动力,不问为什么而做,因为做才能体会到佛法。而在它们的生命取向是行动。同时他们也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当清楚佛法的含义后就只是放着而已。也就是讲想清楚后没有去行动就是结束。再加上,园融道是不可思议的,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在等法身,而且不是用大脑来修行的。因此每个人都能修得到,谁都可以修,没有特定的人才能修。然后圆融道最容易的修行方式是拜忏。第二是次第道,它是主张了解什么是佛法,明白什么是佛法。
他也讲到普贤行愿力是法身之后的事,它的心是深心,它的信是信解
它对于爱解释的行为视为业,因为它是一种习气,一种模式,也是一种地狱因,因为在我们解释的当儿,我们已经用了很多时间足于行108拜。因此我们一定要改,改掉都认为自己对的坏习惯。
他也讲到觉性者是可以看清业报的,因为业就是苦。同时也分清楚什么是行者、什么是学者。行者是讲到做到;学者是讲到知道,因为佛法不是知识,是有差别的。如说而行,如行而说。不然的话,就使之沦为妄想而已。
身为一个修行者,就必须具足基本的东西,如何具足?眼前的事做好了吗?分内事做好了吗?有脚踏实地吗?踏踏实实地走任何一步,不管它是因为什么而出现,不管它是什么,我们都必须随缘而做。如果不踏实,那我们只是生存在妄想内而已,不错过任何一个因缘,不要让生命空过,那我们就算是一个修行者了。
其实在这里,我学到的是佛法不是佛学,佛法是要用的,不能不顾他人的想法,因为如果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是对的话,那世界就会不断地发生战争。佛法学了之后需要用,因为不用的话就不会懂什么是佛法,我们必须体会它而不是明白、懂它而已。当然的修行就是做好自己,不因为任何东西而做,只因为自己知道要做而做。这样佛法就会在我们的身上体会到。从中我看回社区、佛学班、人生。
社区到现在为止,我们懂吗?不懂没关系,我们跟着做。想到很多东西,可是我们要回到现实,不要因为想法很好而忽列现实。修行要现实的,因此我们做任何活动都需要回归现实。不然我们社区永远还是不成熟的。佛学班,我们学了这一样多,有用到吗?有考虑到大家怎样用吗?这些我们都需要想想的,因为做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因行而说,因说而行,来带领佛学班的进行。人生,有浪费时间吗?有做后悔的事情吗?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思的~对于解释的看法,个人认为解释有两种,一种为了让他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第二个是替自己找借口。因此我们做拜忏的时候应该是第二种而不是第一种,因为第二种是知道自己错了,但女孩不认错而已。拜忏最适合第二种的。
这一集让我对佛法的概念,有更深的体会,更相信自己的体会。相信以后会更好。
致亨写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删除佛法真微妙。普贤十大愿能谈得很深,也能谈得很浅。无论那个程度,都很踏实。
回复删除表面上,我们看到的佛法都是否定人生,说人生是虚妄的。其实,佛法是很积极地肯定人生。在肯定人生之一余,海淀出很多条能走的路,让我们安心上路。
在开示里,师傅都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缺陷以及现在佛教界的一个假象。
兴伦 合十
先说我们的缺陷。我们是凡夫。身为凡夫的我们都是用一个惯性的逻辑思维模式去分析、接收、反应。佛法是有不可用有限的逻辑学,有限的经验来解的部分。佛经每次都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当我们惯性意识形态去解读时,就会开始乱乱想。想了后,不管是找到答案或没有,都放一边。
找到答案后,进一步应该更容易上路。但是,我们往往就是看了地图,爽了后,就自满、自豪。所以,佛法越学越傲慢。因为那都是填鸭式学佛,把佛学知识塞完进脑。过后,讲的时候, 满口道理,满口佛法,但是,不是说不出味道,就是如说而知,讲一套、作另一套。
其实,佛法是很理性的一个分析报告。为什么说人生是虚妄的?其实这是对没有修行的人说的。因为我们没有把握现在这一刻的念头。有时吃饭,也不知自己在吃饭。不是一直满脑都陶醉在过去、就是一直写未来的剧本。但是,我们就没有看到现在要走哪里。而且再说,我们把我们的生命过分放在追求一些一直都在变的东西,如钱、名闻利养、归宿感等等…… 一直被这些东西牵着我们。我们活着都不是为自己的提升,都没有真正当过自己的主人,难道不是虚妄吗?
佛法不用很玄,只要把握每一念,观照和管理好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人、事、物),尽心尽力,没有遗憾,那么用功才容易呀!生活都乱七八糟的,还想说要学佛,造业都不能停止,只忙着忏悔旧业障。
其实,不要讲社会现实,最现实的莫过于佛法。不行,就体会不到内在的精华,核心。也许我们不是什么圣人,什么法身大士,但是我们是有这个潜能。但是,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一步一步脚踏着地去走,不是脚踏筋斗云,好像孙悟空这样一步登天。那样,绝对不可能见到法。更不用说证法身、入法界。
佛法是如说而行,如行而说。我在这一句看到的是信心。我们如果对佛法没有信心,就算我们搞懂了,也不会去做。因为没有保障嘛!
如果对佛法有信心,完全把生命用来求法,那即使我们还不明,都会听了法,就有那种动力。
即使听了法,有行动力,但是因为我们的业障,所以开始上路时,就比较难走。如果这个时刻,信心没有油了,就退心了。
现在我们只能从经典和佛弟子(居士或出家众)求法。但是,无论我们怎样解说,都只是凡夫的解说,可能当中有些是圣者的解说。但是,大部分的都是凡夫的解说。就连经典,也是经过很多次的结集、翻译,才到我们的时代。当中夹扎了很多祖师大德的思想。所以,就算听了,刚好这位说法者和我们有缘,我们听得懂。但是,真的如佛所说的吗?
所以,在大部分的情况,我们都要去思维。思维了,就要进一步做实验(上路)。因为法本来如此,如果真的如法修行,一定会见法,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其实在开示里面,我也看出学佛之前,我们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很踏实地看看自己是谁。不是悲观或乐观,而是看自己是谁,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待人处事的时候,我们是说什么不管对错别人都认为我们错的,还是说什么,人家都讲我们对,就算是我们真的讲错了。如果真的是这样没,我们就要其忏悔,因为我们的业已经现前了。本来我们已经造了这个业,看到了就要马上忏悔。但是,如果我们不去观照我们的这些生活细节,那么我们就会又在启动我们的惯性造业模式,去造新业了。
最后,其实这次的开示给我看出佛教界的现象。
由于我们不了解佛法,对佛法没有信心,即使了解,也只是佛学而已,不是佛法。所以在办所谓的佛教活动时,往往不是偏离,就是太僵硬了。这也许看起来,佛教越来越旺盛,实际是越来越见不到法。即使偶尔有佛法内容,都是硬硬套上去的。这严重的出佛身血。佛陀一生注重教育,注重修行,如说而行。我们身为他的弟子,却注重其他的。即使有学佛,也是当点缀品,可有可无。有些学久了,更起邪见。
我们佛弟子,照我看来,我们连三宝是什么都还不清楚。不然,佛教不会出现这个状况。
人生有虚妄,那是对凡夫讲的。相对的,人生实在,那是对行者乃至圣人讲的。行者、圣者每一念都踏实,而且很清楚周遭的条件,不会硬硬要一些当时的时空背景不能成就的东西。即使他们要成就,他们也能掌握到最适合的因缘来成就他们的事情。而且,他们绝对是模范人物。因为他们讲到,做到。佛法是什么对他们来说,会越来越清楚。世间是怎样,对一位法身大士,有如手上的一粒沙。
能成为行者的,他们都只是朝着证法身,让佛法成为他们身体。身体没有一处,不是佛法的体现者。
祝福你。
回复删除YC,要post就按你银幕右上角new post,就可以写了.
是一个别名义还是团队名义上载?
回复删除不是个人上载咩?
回复删除我只是帮人问的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