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第九集心得报告(思云)

因为看不见因果,我们都会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常常都会觉得说,占别人便宜总好过自己吃亏;小小样的东西,多拿一点应该没什么关系;对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和别人计较老半天,尤其是那些在生活边缘挣扎的人,更会为了生活而计较。而害怕吃亏的人,也一样跟那些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计较。结果双方都在互相计较。孰不知“计较”其实就是在造业、在增加我们的烦恼。这都是因为我们看不清因果,不了解因果业力的作用。

虽然为了生活而计较也是一种用心,但是这用心却是在“计较”,造业,我们的惯性使我们不断地造业。要停止造业,我们要多施舍,不去和别人计较太多。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施舍,别人也不需去用心来和我们计较。避免计较,我们可以不用知道做什么事会有什么好处,但是我们必须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学习置心一处,专心一处,把心用在对的地方,不做他想。

所谓的“菩萨海会”,也不只是有我们脑海中那些会发光、离地三尺、好心肠的“菩萨”聚集。就像我们一样,一个道场里,里面会有好,会有不好的。道场本来就有很多是非,在是非当中,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对的,会计较。因为我们都被自己过去到现在的意识形态限制住了,只有自己是最好的、对的。面对这些是非时,我们要学习圆融道,在不同的意识形态里找到平衡,学会去欣赏及赞叹他人。

对于佛、菩萨、大德或种种善的事物的赞叹很容易,因为那些都是伟大的,公认好的,每个人都赞叹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又非如此,我们遇到的不是佛菩萨,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若我们看重生命,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原本的性德,我们会从一切平淡中看出伟大,心生欢喜,随喜赞叹。

随喜赞叹是让我们避免再造业。要随喜赞叹,我们只看正面的,不去讲负面的。赞叹不只是随口说说,而是要真心赞叹。真正的赞叹,是要实践出来的。比如我们听了很好的佛法,听了就要做,如说而行。又或者我们赞叹身边人的善行,我们也可以学习去做。一切赞叹通过身语意来实践。懂得恭敬尊重一切,就是在肯定生命。因为一切都是生命的性德,都是如来。会肯定生命,就会用心。当我们用心的时候,就会想要用好的来对待一切,这也是一种称赞如来的实践。

*******************************************

这一集让我反省了自己在看待道场上的是是非非时的心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从前我只会讨厌这些是是非非,没想过要做什么,想到的也只是他们如何的不好。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所以个人有个人的意见,各自有各自的坚持。在诸多意识形态中,要如何找到平衡点才是实际的。多看别人的优点,不去放大缺点来看,这是我需要再去学习的地方。只看别人的优点,去赞叹,去实践,其实也是让自己能学习更多好的事物。相反地,如果我只一昧的放大缺点来看,不但什么也学不到,还浪费了生命,增加了自己的业。


觉云 合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